咨询解答
1. 技术痛点拆解
RFID多标签识别的核心矛盾是 **“标签冲突”—— 多标签同时响应读写器时,信号互相干扰,导致识别失败。而高密度叠放场景 **(如货架多层货物)进一步压缩标签间距,加剧干扰,成为 RFID 落地的典型难点。
2. 解决方案逻辑
针对该场景,需通过 “硬件优化 + 环境协同” 突破瓶颈:
天线分区域覆盖:在货架加装天线,通过多天线分工覆盖不同区域(如每层货架、每列货位对应 1-2 个天线),缩小信号覆盖范围,减少标签间干扰;
货物规整辅助:规范货物摆放姿态,降低标签位置随机性,提升信号稳定性(如统一标签朝向、控制堆叠间隙)。
3. 天线数量的科学规划
天线数量并非与标签数简单对应(如 “100 标签 = 100 天线”),需结合 3 大核心参数:
读写器功率:决定信号覆盖上限;
标签密度:叠放越密集,需更精细的天线分工;
天线增益:高增益天线可强化局部信号,但需平衡覆盖范围。
通过模拟测试与现场调试,可实现 “1 台读写器 + 合理天线数” 的高效覆盖,兼顾识别率与成本。
恒创捷深耕 RFID 读写器与行业应用方案,聚焦仓库管理、物流溯源等场景,以自研高性能读写器、适配天线为基础,通过仿真模拟与现场实测,为客户定制精准抗干扰方案(覆盖高密度叠放、移动识别等复杂场景),助力高效解决 RFID 落地难题 。
如需获取方案和报价,请联系恒创捷业务团队,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RFID技术选型与部署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