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认证依据与等级划分
《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》GB50174-2017 中,针对动力及环境系统的技术要求,划分为三个等级:
A 级(增强级):适用于对机房运行连续性要求高的场景,动力系统需具备容错能力,环境控制需满足高稳定性要求。
B 级(标准级):适用于对机房运行连续性有常规要求的场景,动力系统具备冗余配置,环境控制符合标准参数范围。
C 级(基础级):适用于对机房运行连续性要求较低的场景,动力系统满足基本供电需求,环境控制达到基础标准。
这些等级划分基于规范中对电力冗余、环境参数、设备配置等方面的差异化要求,是评价认证的核心依据。
二、分等级评价范围
A 级(增强级)评价
动力系统:检查高压配电的多路径冗余、低压系统的无缝切换、变压器的冗余配置;应急供电需验证柴油发电机的快速启动与并机运行、UPS 的容错切换、蓄电池组的长时续航。
环境系统:评估精密空调的冗余部署与协同控制、风量的动态调节、气流组织;环境状况需考察气压的稳定控制、高等级空气洁净度、低噪声运行状态。
B 级(标准级)评价
动力系统:查看高压配电的基本冗余、低压系统的规范切换、变压器的稳定运行;应急供电评价柴油发电机的正常启动、UPS 的标准切换、蓄电池组的设计续航。
环境系统:检验精密空调的标准调节效果、风量的合理分配、气流组织的规范性;环境状况考察气压的基本平衡、标准空气洁净度、噪声的常规控制。
C 级(基础级)评价
动力系统:核查高压配电的基础配置、低压系统的基本切换功能、变压器的基础运行;应急供电评估柴油发电机的基础启动能力、UPS 的基础切换、蓄电池组的基础供电。
环境系统:检查空调的基础调节效果、风量的基础分配、气流组织的基本合理性;环境状况考察气压的基础平衡、基础空气洁净度、噪声的基础控制。
三、认证操作流程
资料收集与等级匹配:汇集机房设计文件、设备资料等,结合机房使用需求,初步匹配适用的评价等级。
分等级现场检查:依据对应等级的要求,实地检查动力设备运行与环境调节效果,记录相关信息。
等级判定与问题整理:对照等级标准判定机房所属级别,列出不符合对应等级要求的问题并给出整改建议。
等级报告生成:整合评价信息,明确机房动力及环境系统的所属等级,形成包含等级判定依据的认证报告。
四、适用场景
新建机房的等级定位,明确动力及环境系统需达到的等级标准。
在用机房的等级核验,确认当前状态是否符合所属等级要求。
机房升级改造的等级提升验证,评估改造后是否达到目标等级。
五、服务带来的益处
帮助机房明确自身动力及环境系统的等级水平,为功能定位提供依据。
依据等级要求找出系统短板,如 A 级机房中冗余配置不足等问题。
提供等级认证报告,作为机房功能达标与等级定位的证明,满足不同场景需求。
通过中测信通的评价认证服务,可明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动力及环境系统的等级,为机房的规划、运维与升级提供支持。
信息系统机房动力及环境系统的评价
网址:https://www.wanfaw.com/gongying/show-44246.html